(相关资料图)
亮点纷呈的特色课程、现代化的智慧课堂、兵团特色的校园文化、快速发展的智慧校园......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始终坚持”发展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的教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教育强师、教育兴市战略,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师管校聘”改革、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等措施,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二师铁门关市将教育作为头号民生工程优先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求。2018年师市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以来,持续投入7.89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3.45万平方米,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5000余个,建成了全疆最可靠的教育城域网,建成了100余间AI智能课堂,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础教育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到“上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巨大转变。
二师铁门关市始终把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着力凸显办学特色,持续开展“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全面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积极推行劳动教育,建成劳动教育基地25个,为学生提供菜单式、多样化课后服务。三十四团中学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参与社区教育创新最佳案例”,二十八团中学等6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二十九团中学等14所学校获评“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塔什店中学等7所学校获评“国家级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八一中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华山中学获评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称号。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二师铁门关市持续巩固团场学校“师办师管”改革成果,深入落实“师管校聘”改革,建立“一评价两挂钩”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名校+新校”“名校+薄弱校”“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制定结对共建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差距。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常态机制,2018年以来,师市调整学校领导班子160人,每年师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达200余人次。近年来,获评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兵团“三名”工作室12个。刘小丽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赵显如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孙怡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邱成国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为深入推进“教育惠民”共享工程,积极拓展兵地教育融合发展模式,二师铁门关市充分利用本地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采取选派干部任职、骨干名师支教、资源共建共享等方式对地方学校实施精准帮扶和深度援助,“孵化”出了兵地一体、互补共赢的良好生态,构建起了共建共享教育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征程万里阔,奋楫再出发!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二师铁门关市将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奋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向更高水平、更有质量迈进,让广大职工群众享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