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热点 >

萧憺墓前为啥有两只小辟邪?:世界时快讯

来源:古城春风    时间:2023-04-05 03:53:35

萧憺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同父异母兄弟。萧梁建立后被封为始兴郡王,他长年担任荆州刺史,施惠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萧憺离任荆州时,老百姓依依不舍,作歌谣传唱:“始兴王,民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萧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45岁的萧憺死于建康(南京),荆州百姓听闻消息后是痛哭哀嚎,人们定下婚嫁日期的,都纷纷改期以避开萧憺的丧期。萧憺死后谥号“忠武”,葬于南京。1988年萧憺墓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图】

萧憺墓东辟邪

萧憺墓神道石刻现存石辟邪两只,西辟邪仅存残件,东辟邪头部已残,为公兽。整体呈昂首挺胸状,额下须毛作八缕下垂,身刻卷云纹,两翼前部雕饰浪花,后为长翎,脊部隆起,雕刻的线条雄浑有力。

萧憺墓东辟邪与小辟邪

萧憺墓辟邪与其它六朝石刻相比,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东辟邪的身下还有两尊小辟邪,在南京现存的南朝陵墓石刻中仅此一例。小辟邪造型与大辟邪相似,但在刻画上不及大辟邪深入和细化。

萧憺墓小辟邪

当地民间传说萧憺墓前辟邪经过1500多年已经有了灵性,两只小辟邪就是大辟邪的孩子。大辟邪为了哺育小辟邪经常在夜间把老百姓的孩子拖去喂给自己的孩子吃。人们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就把大辟邪的头部打坏了。

萧憺墓东辟邪与小辟邪

这当然是个传说,那这两只小辟邪究竟因何而来呢?有专家说是墓前华表(神道柱)柱头装饰物,但从小辟邪基座是方形而不是圆形可以断定不是华表柱柱头之物。有专家认为两只小辟邪背部被凿平放置于大辟邪的腹下,是当时为了防止大辟邪腰肢断裂而特意雕凿的。但如此随意放置似乎也不可能。也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后世石刻中母狮带幼狮的早期雏形。但东辟邪是一只雄兽……。

萧景墓神道柱头辟邪

直到1955年人们在常州武进发掘了一座六朝大墓,在墓中发现了一对与萧憺墓前小辟邪造型非常接近的镇墓兽,专家门才得出答案:萧憺墓两只小辟邪最初放置于墓中,是起着镇恶驱邪的作用的镇墓兽。后来陵墓被盗,镇墓石兽被人从墓中挖出凿平背部放置于墓前辟邪腹下起个支撑作用,从而形成“父子三辟邪”的景观。

萧憺墓神道碑

萧憺墓道石刻还保存有龟趺二块,神道碑一座。其中神道碑碑文3096字,至今可辨识的还有2800多字。人们评价此碑“上承钟(繇)王(羲之),下开欧(阳询)薛(稷),是南朝书法精品。梁启超先生推崇为“南碑代表”。

萧憺墓神道碑碑额

萧憺墓神道碑碑文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